近年来,济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把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夯实居民增收基础,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当前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区域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增速相对较慢等问题仍困扰着我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亟待发力。
一、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快于城市
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45元,同比增长13.1%,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6元,同比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12元,同比增长16.9%,比城镇快3.8个百分点,增幅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28:1缩小为2.21:1。
(一)工资性收入:城市居民占收入比重下降,农村占比提高,农村增幅高于城市
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320元,同比增长8.8%,占人均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8.8%,同比下降 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223元,增长29.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48.5%,比上年提升4.8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二)经营性收入:农村居民占收入比重下降,城市增速快于农村
城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47元,同比增长16.6%,在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占到2.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3758元,同比增长3.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3.1%,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总量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首位,退居第二位。
(三)财产性收入:城乡居民占收入比重均小幅上升,城市增速快于农村
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869元,同比增长27.4%,在人均总收入中占到3.5%,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69元,增长19.2%,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比重为4.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四)转移性收入:城乡居民占收入比重均上升,农村增速快于城市
城市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778元,同比增长19.8%,在人均总收入中占到15.4%,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63元,增长21.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二、县域间收入水平发展不均衡
(一)城镇居民收入情况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我市县域间城镇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除市区外,位居前三位的是任城区、邹城市和微山县,分别是21747元、21066元和21021元,其余县市区均不足两万元,泗水县排名最后,为13747元。有7个县市区收入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泗水县与排名第一的任城区相差8000元。
2011年各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 |
|
总量(元) |
位次 |
与全市平均差距(元) |
增幅(%) |
全市平均 |
19215 |
|
|
13.1 |
城区 |
22406 |
|
3191 |
13.0 |
任城 |
21747 |
1 |
2532 |
12.2 |
微山 |
21021 |
3 |
1806 |
12.7 |
鱼台 |
15420 |
9 |
-3795 |
10.2 |
金乡 |
16149 |
6 |
-3066 |
15.1 |
嘉祥 |
15972 |
7 |
-3243 |
15.3 |
汶上 |
16323 |
5 |
-2892 |
8.7 |
泗水 |
13747 |
11 |
-5468 |
15.4 |
梁山 |
15573 |
8 |
-3642 |
15.5 |
曲阜 |
15375 |
10 |
-3840 |
9.7 |
兖州 |
20836 |
4 |
1621 |
10.0 |
邹城 |
21066 |
2 |
1851 |
10.1 |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前三位的是兖州市、邹城市和任城区,分别是9859元、9409元和9321元,金乡县位居第4位,达到了9011元,其余县市区均不超过9000元,排名末位的是泗水县,6357元。有8个县市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排名第一的兖州市与泗水县相差3502元。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表 |
|
绝对量(元) |
位次 |
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元) |
增速(%) |
济宁市 |
8712 |
|
|
16.9 |
市中区 |
8156 |
8 |
-556 |
17.8 |
任城区 |
9321 |
3 |
609 |
12.1 |
微山县 |
8650 |
5 |
-62 |
14.9 |
鱼台县 |
8021 |
10 |
-691 |
8.0 |
金乡县 |
9011 |
4 |
299 |
12.2 |
嘉祥县 |
8066 |
9 |
-646 |
15.0 |
汶上县 |
8577 |
6 |
-135 |
18.2 |
泗水县 |
6357 |
12 |
-2355 |
14.5 |
梁山县 |
7873 |
11 |
-839 |
16.7 |
曲阜市 |
8270 |
7 |
-442 |
13.3 |
兖州市 |
9859 |
1 |
1147 |
13.6 |
邹城市 |
9409 |
2 |
697 |
15.8 |
二、城乡居民收入在全省位次靠后
(一)城市居民收入情况
在全省17市中,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位置都比较靠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第12位,仅高于聊城市、枣庄市、日照市、德州市和菏泽市。低于潍坊市102元、泰安市281元;从增幅看,仅高于莱芜市,处于第16位。
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绝对量(元) |
比济宁高(+)低(-) |
总量位次 |
增速(%) |
位次 |
全省 |
22792 |
|
- |
14.3 |
- |
济南 |
28892 |
6486 |
1 |
14.1 |
11 |
青岛 |
28567 |
6161 |
2 |
14.3 |
10 |
淄博 |
24955 |
2549 |
6 |
14.6 |
5 |
枣庄 |
20193 |
-2213 |
14 |
14.5 |
6 |
东营 |
27343 |
4937 |
3 |
14.9 |
4 |
烟台 |
26542 |
4136 |
4 |
14.0 |
12 |
潍坊 |
22508 |
102 |
11 |
14.4 |
9 |
济宁 |
22406 |
|
12 |
13.0 |
16 |
泰安 |
22687 |
281 |
9 |
13.7 |
13 |
威海 |
25290 |
2884 |
5 |
13.7 |
13 |
日照 |
20098 |
-2308 |
15 |
14.5 |
6 |
莱芜 |
23509 |
1103 |
8 |
12.0 |
17 |
临沂 |
24232 |
1826 |
7 |
15.2 |
3 |
德州 |
19771 |
-2635 |
16 |
13.6 |
15 |
聊城 |
20649 |
-1757 |
13 |
15.4 |
2 |
滨州 |
22540 |
134 |
10 |
14.5 |
6 |
菏泽 |
16658 |
-5748 |
17 |
15.5 |
1 |
注:全省为城镇居民收入;分市为城市居民收入。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增速均处于较低水平。济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8712元,在全省17市中处于第12位,仅高于枣庄市、德州市、临沂市、聊城市、菏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9%,在全省处于14位,仅高于济南市、日照市和莱芜市。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
绝对量(元) |
比济宁高(+)低(-) |
总量位次 |
增速(%) |
位次 |
全省 |
8342 |
|
- |
19.3 |
- |
济南 |
10412 |
1700 |
5 |
16.9 |
15 |
青岛 |
12370 |
3658 |
1 |
17.3 |
13 |
淄博 |
10878 |
2166 |
4 |
18.3 |
7 |
枣庄 |
8397 |
-315 |
13 |
18.2 |
8 |
东营 |
10025 |
1313 |
7 |
19.0 |
4 |
烟台 |
11716 |
3004 |
3 |
18.2 |
8 |
潍坊 |
10409 |
1697 |
6 |
17.3 |
11 |
济宁 |
8712 |
|
12 |
16.9 |
14 |
泰安 |
8974 |
262 |
9 |
18.2 |
8 |
威海 |
12334 |
3622 |
2 |
17.3 |
11 |
日照 |
8756 |
44 |
10 |
16.7 |
16 |
莱芜 |
9626 |
914 |
8 |
15.8 |
17 |
临沂 |
8018 |
-694 |
15 |
18.6 |
6 |
德州 |
8350 |
-362 |
14 |
18.8 |
5 |
聊城 |
7735 |
-977 |
16 |
21.3 |
3 |
滨州 |
8744 |
32 |
11 |
21.5 |
2 |
菏泽 |
7119 |
-1593 |
17 |
22.5 |
1 |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建议
(一)建立工资增长长效机制。山东省政府决定,自今年3月份起我省实施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分3档,分别调整为1240、1100、9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调整为13元、11元、10元;2012年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为:基准线15%,上线22%,下线6%。工资性收入是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新的最低标准工资和2012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实施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带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要抓紧落实好此次新政的实施到位;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快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努力缩小与其他市的工资性收入差距,从而全面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不仅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我市应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充分发挥聚集效应,消除城乡二元,缩小城乡差距,为城乡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保障就业是城乡居民增收的基础,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中小微各类企业,为吸纳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平台;另一方面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就业人员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起到搭桥引线作用;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求职人员的就业能力;要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四)提高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各类服务平台,形成有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机制,拓展居民收入来源。盘活民间资金,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使财富有保值增值的途径。针对农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低的突出问题,研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让更多农民获得集体土地的增值收益,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养老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确保各项惠农补助资金的落实到位,实现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平稳增长。
(审稿:王敦广 撰稿:张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