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沉着应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上半年,济宁市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呈现平稳增长、趋稳回升的运行态势。
一、经济运行趋稳回升
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完成1843.11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比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0.4个百分点。分行业门类看,十个行业门类增幅6升4降。增幅比一季度提高的有农林牧渔业、工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其中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均提高2.7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提高2.9个百分点,工业提高0.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提高0.7个百分点。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四个行业增幅比一季度回落,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回落5.7个百分点,建筑业回落0.8个百分点,金融业回落1.5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平稳增长
今年上半年,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GDP增速0.6个百分点,快于第三产业增速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继续保持。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二产业仍是三次产业中拉动GDP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上半年,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4.4%、62.9% 和32.7%,其中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高于第三产业3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60% 以上的水平。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第二产业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GDP的贡献率是59.4%,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是GDP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建筑业增加值增长8.5%,低于第二产业1.6个百分点,比同期减缓3.9个百分点,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减弱,贡献率比上年同期降低1.0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贡献稳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9.9%,增速比同期减缓了0.4个百分点,快于全市GDP增速0.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同期提升了1.7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济宁市服务业发展基础逐步稳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稳步提升,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服务业稳步增长主要体现在,营利性服务业比同期增长18.7%,金融业增长12.4%,房地产业增长11.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8%。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7%,比同期提升了1.6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贡献率是13.0%,比同期提升了3.0个百分点,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金融业、房地产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比同期略下降。
四、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
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分别为10.7%、54.4% 和34.9%。与上年同期比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0.2个和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在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上半年,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2.8%、26.9%,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0.9个、1.0个百分点;新兴产业相对集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1.9%,较上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均提升了0.5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与上年同期持平。
表1 全市各行业增加值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
总量 |
比上年增长 |
占GDP比重 |
对GDP增长贡献率 |
地区生产总值 |
1843.11 |
9.5 |
-- |
-- |
第一产业 |
196.77 |
4.2 |
10.7 |
4.4 |
第二产业 |
1002.18 |
10.1 |
54.4 |
62.9 |
工业 |
918.84 |
10.2 |
49.9 |
59.4 |
建筑业 |
83.34 |
8.5 |
4.5 |
3.6 |
第三产业 |
644.16 |
9.9 |
34.9 |
32.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6.25 |
3.7 |
4.1 |
1.7 |
批发和零售业 |
185.52 |
13.8 |
10.1 |
13.0 |
住宿和餐饮业 |
27.85 |
4.5 |
1.5 |
0.3 |
金融业 |
61.56 |
12.4 |
3.3 |
3.8 |
房地产业 |
43.88 |
11.6 |
2.4 |
2.5 |
营利性服务业 |
83.29 |
18.7 |
4.5 |
7.7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165.81 |
4.3 |
9.0 |
3.6 |
五、GDP增速在全省排名前移
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7位,比上年同期提升1个位次。在鲁西六市中,济宁GDP总量仍居第1位,增幅居第4位,低于菏泽、临沂和德州市,这三市分居全省前三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速快于全省0.1个百分点,鲁西六市中仅低于聊城市,低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快于全省0.7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居第7位,鲁西六市中居第四位,各市工业经济增长最快的前三位分别为临沂(增长12.1%)、菏泽(增长11.5%)和德州市(增长10.9%),分居鲁西六市前三位;第三产业增速快于全省1.0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第6位,鲁西六市中居第四位,分别低于聊城市1.7个百分点,菏泽市1.6个百分点,德州市0.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临沂市1.1个百分点,枣庄市1.0个百分点。
表2 鲁西六市GDP情况
单位:亿元、%
地市 |
GDP总量 |
GDP速度 |
地区生产总值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全省 |
28080.3 |
8.8 |
3.8 |
9.4 |
8.9 |
枣庄 |
1030.97 |
9.1 |
3.9 |
9.8 |
8.9 |
济宁 |
1843.11 |
9.5 |
4.2 |
10.1 |
9.9 |
临沂 |
1816.03 |
10.2 |
3.5 |
12.1 |
8.8 |
德州 |
1380.76 |
10.1 |
3.9 |
10.9 |
10.4 |
聊城 |
1152.95 |
9.4 |
4.3 |
9.6 |
11.6 |
菏泽 |
1085.54 |
10.4 |
3.0 |
11.5 |
11.5 |
六、宏观经济总体向好
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速比一季度有所提高,实现趋稳回升,但与上年同期相比,GDP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二、三产业分别回落1.7、0.4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国家定向调控政策下,全市经济增速是在合理区间内实现理性回归,经济增长将逐渐步入结构调整主动减速通道,预计下半年全市经济有望温和回暖,全年可能呈现低开向上稳走格局。下半年全市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落实对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降税减负等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审稿:王敦广 撰稿: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