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信息
济宁市前三季度主要能源产品下降
信息发布时间:2016-10-24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前三季度,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的各项决策部署,狠抓化解煤炭、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全力确保经济平稳,全市主要能源产品生产稳中有降。

一、主要能源产品生产情况

(一)煤炭产量下降。今年以来,根据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要求,更好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关闭北宿、军城、杨营、湖西4对煤矿,压减产能310万吨。1-9月,全市原煤产量同比下降7.4%,降幅比一季度加深4.3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0.56个百分点;洗精煤产量2100万吨,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收窄2.86个、3.53个百分点;其他洗煤产量1000万吨,同比下降30.4%,降幅比一季度加深4.9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4.23个百分点。

(二)发电量下降。受整体用电低迷、新能源发电挤压等影响因素,前三季度,全市发电量29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22%,降幅比一季度加深4.5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0.66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量2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28%;风力发电量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7%;太阳能发电量0.73亿千瓦时,同比降低7.67%。

(三)焦炭生产量下降受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影响,钢铁企业减产、限产,导致焦炭需求量下降,前三季度,全市焦炭产量480万吨,同比下降11.19%,降幅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扩大10.05、5.51个百分点。

(四)新能源发电量增加。随着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我市以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量增长迅速,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发电量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02%,其中鱼台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去年下半年开始投产,今年前三季度生物质发电量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倍;风力发电量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太阳能发电量0.73亿千瓦时,同比降低7.7%。

二、能源生产发展建议

一是传统企业要逐步转型。长期以来,我市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石油为主。尽管我市有较大的煤储量,这种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不利于长期发展,而且目前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缓慢,导致主要能源平均利用率长期偏低,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严重环境污染。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必然下降。因此传统煤炭企业,要适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空间。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品生产,既能优化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又可发展低碳经济,改善提升环境质量。要培育发展能源新兴需求、完善新能源市场建设、加强能源整体规划引导,大力发展新能源。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