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显示出产业结构积极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取得较好成绩,产业形态稳步向“三二一”转变。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市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高出1.9和3.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56.1%。
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服务业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01.4亿元,增长8.9%,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2个和0.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44.7%,比上年同期高出0.4个百分点。
(二)资本继续积极投向服务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持续提高。上半年,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6.4亿元,同比增长22.4%,有效缓解了工业投资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其中现代服务业投资完成585.2亿元、增长43.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9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3%,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
(三)公有经济非公经济双轮驱动服务业发展。全市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推动服务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国有、集体控股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0家,营业收入增长21.8%,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增速3.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27.9%,对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贡献达31.8%,充分发挥了公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非公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4%,营业利润、税收、应付职工薪酬、从业人员增速均高于国有企业。
二、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加速积累
新兴服务业的蓬勃壮大,为经济增长积累了新动能。上半年,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1.2%,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分别达到35.3%和25.6%,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加快。其中,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5.6%、48.3%,均远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
互联网经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网上订餐、共享单车、网络约车等新兴业态在我市发展如火如荼,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市积极培育地方电商品牌,通过扶持引导,天辰云农场、中煤工矿、丢丢定制等一批本地特色应用平台发展壮大,逐渐辐射全省乃至全国。同时如意科技、太阳纸业、兖矿煤业等大型传统企业也加大了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品牌效应逐渐增强。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24.2%;全市范围内法人单位拥有的23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共实现交易额556.0亿元,同比增长52.2%。在电子商务带动下,快递业等行业快速成长。1-6月份,邮政企业和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46%;业务总量完成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61%。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547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35.4%。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稳定快速发展。旅游业进入全域旅游、大众旅游、休闲旅游时代,我市旅游业处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市预计上半年接待游客3110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旅游消费294亿元,同比增长12%。据对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24家企业调查,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8.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三、生产性服务业助力制造业“智造”
突出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我市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在更高水平上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长17.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制造业的稳定较快发展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10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较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四、以城市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增长提速
城市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载体,发展服务业必须突出城市经济,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共兴。我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长趋缓;软件信息技术、租赁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增速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业增速。截至6月底,全市135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中,现代服务业企业共778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总数的57.6%;上半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88.0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一季度提高6.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达51.3%。
五、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企业降成本、减税负效果显著。1-6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之和)89.4元,比上年全年降低1.4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税负率((营业税金及附加+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100%)比上年全年下降0.52个百分点。在调查的规模以上服务业34个行业大类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租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娱乐业等4个行业税负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六、服务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二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我市服务业企业对未来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下半年服务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发展态势。
(一)企业发展情况评价良好。受工业生产持续上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影响,市场需求回升,企业对二季度经营状况评价良好,当期信心指数为58.7%,比上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对下季度经营状况预期,乐观的占比为29.5%,提高1.7个百分点;一般的占比为64.2%,降低0.8个百分点;不乐观的占比为6.3%,降低0.9个百分点。预期信心指数为61.6%,提升1.2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发展动力不断积聚。服务业政策落地生根,用工需求持续增加,服务业发展动力在不断增强。二季度受益于相关政策帮助和支持的企业占比为25.1%,比上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对于下季度用工需求计划,增加的占比为7.3%,提高0.4个百分点;基本持平的占87.4%,提高0.7个百分点;减少的占比为5.3%,下降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