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消费发展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截止11月济宁市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3.89亿元、同比增长8.6%,较前三季度、上半年分别减缓0.3和0.6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新低,基本形成了小幅下探、长期趋缓的发展态势。与全国、全省趋势对比看(见下图),济宁市消费增速整体处于全国、全省下方运行,这与济宁市独特消费结构和以此为基础的消费品市场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密切相关。

一、乡村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城乡结构更趋合理。自2015年以来,我市乡村市场活力不断释放,成为拉动全社会消费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经过近三年较快发展,乡村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1-11月乡村市场规模占比达27.4%,较2015年初提升10.4个百分点,城乡消费结构优化调整更趋合理。
二、餐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业态进一步优化。自中央八项规定颁布餐饮市场重新洗牌基本结束后,我市餐饮业迎来近三年的快速发展期,2014年2月至今全市餐饮收入平均增速在12%以上。今年1-11月全市实现餐饮收入285.23亿元,增长10.2%,高于商品零售增长1.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与餐饮收入业态结构为86.3:13.7,餐饮收入占比较2015年2月提升一倍以上。消费业态的发展变化标志着我市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同时也是全市消费品市场趋于成熟的表现。
三、基本生活消费稳定,社区商业红火。今年以来,爱客多等老牌超市和京东等线上商家不断在我市各大社区布局商业网点,以此为带动社区商业品质化、品牌化进程加快。作为社区商业主营的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等商品保持稳定增长。1-11月五类商品合计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达25.4%,分别增长7.6%、6.3%、4.2%、3.1%和9.4%,有力地稳定了消费品市场发展。
四、消费升级势头明显,商业新模式不断突破。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文化、健康类商品持续走俏。1-11月份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7.3%、14.4%、9.2%,分别高于限上零售额增速11.9、9.0、3.8个百分点。居住消费保持强劲。1-11月份家具类增长9.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1.0%,分别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4.4和5.6个百分点。网络消费模式蓬勃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商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极大释放了消费潜力。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0亿元,增长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