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信息
农村改革四十年 成就辉煌硕果丰
信息发布时间:2018-12-4 信息来源:济宁市统计局

改革开放四十年,济宁市深入贯彻落实农村改革发展政策,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经济总量不断


跃升新台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增强,由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经济向多种经营和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


(一)经济总量不断实现新突破。从产值总量来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实现新突破,连续跃升新台阶,自1978年的13.1亿元到1994年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58.4亿元,用了16年,此后加速发展,到2017年的902.2亿元用了23年,平均每突破一个百亿台阶仅用2.9年,2017年的经济总量是1978年的68.7倍(按现价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1.5%(按现价计算,下同)。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9.0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493.4亿元,是1978年的54.6倍,年均增长10.8%;林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6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12.1亿元,是1978年的7.5倍,年均增长5.3%;牧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0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263.9亿元,是1978年的263.9倍,年均增长15.4%;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5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91.6亿元,是1978年的61.1倍,年均增长11.1%。


(二)经济结构日趋优化调整。从产值构成来看,197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68.8%,处于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2.2%、7.6%和11.4%。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农林牧渔四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


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经济比重稳步下降。197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8.8%,1979年达到73.6%,为四十年间最高水平,此后调整中回落,2017年为54.7%,较1978年回落14.1个百分点,较1979年回落18.9个百分点。当前,农业产值仍占据半壁江山,一方面代表了我市农业经济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同时也表现出粮食生产安全得到保障。


林业经济比重快速下降。1978年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2.2%,1985年达到最高水平为18.7%,1988年降至10%以下为8.3%,2017年降至1.3%,较1978年回落10.9个百分点,较1985年回落17.4个百分点。林业经济所占比重的下降,表明我市结构调整力度逐渐加大,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牧业经济日益突显。1978年我市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6%,2004年达到四十年间最高水平39.1%,2017年为29.2%,较1978年提升21.6个百分点。近几年在环境资源压力等的影响下,牧业经济有所回落,但目前我市正加大畜牧养殖方式方法调整,加大牧业产业振兴力度。


渔业占比基本稳定。1978年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1.4%,1979-1987年间在11%上下调整,1988-2011年间均在10%以下,2017年为10.2%。


二、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提高和消费转化升级需求


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彻底告别了长期的农产品“短缺经济”状态,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农业的主要矛盾由产品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跨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1978年我市粮食总产量仅有192.8万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四十年间,由于受到政策、价格、市场、气候、结构调整和耕地面积减少等多因素影响,粮食产量年际间虽有波动,但连续跃升2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500万吨4个台阶,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75.6万吨,是1978年的3倍,年均增长2.8%,超过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单产也由1978年的180公斤/亩跃到2017年的521公斤/亩,是1978年的2.9倍,年均提高2.8%,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升。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广大农户成为独立生产经营决策的主体,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产量快速增加,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从棉花生产来看,1978年我市棉花产量仅有1.6万吨,1984年达到四十年间最高水平,年产15.8万吨,2017年为3.6万吨,但仍为1978年的2.3倍,年均增长2.1%。我市棉花产量年际间起伏不定,一是与我市主动调整种植结构有关;二是农民种植更多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减少棉花种植面积;三是棉花种植费时费力,需要的管理水平高,在当前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棉花面积自然减少。


从油料生产来看,1978年油料产量仅有2.7万吨,1994年突破20万吨但没有站稳台阶,2000-2011年连续12年均维持在20万吨以上水平,2012年回落到20万吨水平以下,2017年为16.2万吨,但仍是1978年的6倍,年均增长4.7%。


从蔬菜生产来看,1978年全市蔬菜产量63.8万吨,1986年跃上100万吨台阶达到131.1万吨,2005年攀升到顶峰达到1028.3万吨,2017年为687.6万吨,年产量是1978年的10.8倍,年均增长6.3%。我市蔬菜产量的增长不仅满足并改善了人民生活,更是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金乡大蒜”品牌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均产量80万吨,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


(三)林业产业生态功能日益增强。林业产业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绿色富民,全市建成特色经济林和高效林下经济基地240多万亩、市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5家、林产品流通市场40多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32处,林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1个,人民群众在推进生态改革过程中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从水果生产看,1978年我市水果产量5.4万吨,1993年突破10万吨,2004年突破并站稳20万吨台阶,2017年达到29.1万吨,是1978年的5.4倍,年均增长4.4%。


林业生态功能逐渐增强,2018年10月获得森林生态建设领域含金量最高荣誉“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大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大面积推进城乡绿化,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省市级森林乡镇、村居、单位达到158个,市域林木绿化率达到32.2%、比2001年提升18.9个百分点,城区绿化率达到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平方米。


(四)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水平日益提升,消费结构逐渐转化升级,对畜禽和水产品消费的刚性增长推动养殖业快速发展,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虽然近几年随着我市环境资源压力日益加大,特别是被列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之一后,畜禽养殖产业有所萎缩,但产品产量仍保持较高生产水平。


从肉类产量来看,1978年全市肉类产量仅有6.3万吨,2017年达到58.9万吨,是1978年的9.3倍,年均增长5.9%;从禽蛋产量看,1980年禽蛋产量仅有6.8万吨,2017年达到41.7万吨,是1980年的6.1倍,年均增长5.0%;从奶类产量看,1995年奶类产量为1.6万吨,2017年达到9.0万吨,是1995年的5.6倍,年均增长8.2%;从水产品产量看,1978年水产品产量为2.6万吨,2017年达到33.1万吨,是1978年的12.7倍,年均增长6.7%。


三、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进入新世纪,我市推进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对农业进行各种补贴,加大科技投入,持续加强对“三农”支持力度,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种养殖技术水平等明显提高,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一)农田水利条件改善明显。我市持续加大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田水利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据水利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境内建成河湖堤防长度3367公里、各类水库312座、水闸759座、塘坝1675座、机电井12.6万眼、泵站1885座。1978年我市有效灌溉面积676.8万亩,2017年为710.9万亩,比1978年增长5.0%。


(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保有量快速增加,农作物机械化率大幅提高。1978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5.3万千瓦,2017年为876.7万千瓦,是1978年的9.2倍,年均增长5.9%。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历史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三)农业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四十年间持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效衔接,以解决制约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提高服务产业能力为重点,引智、引技、引力,支撑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先后推动兖州绿源食品建成山东肉鸭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科研工作站、百盛生物建成济宁市有机酸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益海嘉里建成济宁市粮油深加工技术中心等,嘉祥圣丰种业为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金乡县就大蒜产业组建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省级1个、市级20个,成立金乡大蒜研究所1个;微山县建成微山湖渔业院士工作站、山东农科驿站;鱼台县推广“稻+小龙虾、稻鱼混养”等现代种养模式,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27.1万亩;嘉祥县获批“国家首批五大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县”“国家科技良种制种基地县”。目前,全市建成大豆、小麦等高标准商业化种子繁育基地47万亩,拥有规模以上持证种子企业26家,其中具有育种创新能力的企业达到5家,种子库房6.8万平方米、种子加工机械260台套,种子精选加工、包衣和精包装率达到100%,社会化供种率95%以上。现代农业技术为我市优势特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深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


为解决单个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收益低、与大市场对接困难等问题,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量涌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农业多功能逐渐得到彰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迅速。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通过鼓励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据农业部门统计,2017年末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56.2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32.4%,十八大以来新增流转土地141万亩。据第三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16年末全市规模农业经营户(含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4.1万户,占农业经营户的2.7%,占比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个、0.1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和“三权分置”确立,农村承包地更加有序流转,规模适度经营发展迅速。


(二)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量涌现。全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工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多元化农业“新六产”带动主体不断壮大,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26家,规模以上持证种子企业26家,专业合作社14457家,家庭农场234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1002家,自建或联合共建种植基地460万亩、带动农户11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大量涌现,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大量下乡返乡人员在农村创业创新,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持久动力。


(三)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设施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全市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瓜果蔬菜供应,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2017年,全市设施农业达到89284个,占地面积13.5万亩。分设施类型看,除食用菌外,种植业设施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为主,其中中小拱棚最多,个数为42401个,占种植业设施总个数的近一半;其次为塑料大棚,总计34770个,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四)品牌农业加速崛起。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市有效“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4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6%。积极申报打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我市鱼台县张黄镇等12家镇村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新评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家村镇作为“一村一品”发展全国典型,近年来在品牌培育打造、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新兴业态,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走在前列,带动我市更多的村镇发展“一村一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精心铸造“济宁礼飨”品牌,105家公司184个农产品列入济宁礼飨名录。积极推动区域品牌农产品建设,金乡大蒜、汶上芦花鸡、邹城蘑菇三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名录”,任城区打造“喻屯甜瓜”“长沟葡萄”“三韩西红柿”“运河岸大米”4个区域公用品牌,梁山县注册“黄河农耕”区域农产品品牌商标。


(五)逐步发掘农业新功能并不断拓展延伸。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市大力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业发展新功能,不断推进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和多种形式的农家乐、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农业新业态快速涌现,采摘、垂钓、餐饮住宿、农事体验等新型农业经营活动蓬勃兴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共有1500余个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开展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新型经营活动,占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总数的比重为2.6%。


五、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全市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水电路气房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


(一)农村交通、通信基本全覆盖。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因受到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个别村庄外,交通、通信全覆盖,互联网基本覆盖。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通公路的村(包括村委会和涉农居委会,下同)占全部村的比重是9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与十年前第二次农业普查相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通电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10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比十年前持平;全市通电话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10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与十年前基本持平;全市安装有线电视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9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9个百分点,比十年前提高25.4个百分点;全市99.3%的村通宽带互联网,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4个百分点;12.0%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


(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通过目标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典型示范和宣传推介,美丽乡村建设形成政府重视、群众响应、社会支持的良好局面,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脏乱差状况明显好转,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表明,2016年末,100%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100%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2个百分点。99.6%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7个百分点,13.7%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


(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随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得到充分保障,更加丰富多彩。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100%的乡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00%的乡镇有执业(助理)医师,100%的乡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9.1%的乡镇有本级政府创办的敬老院。全市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28.9%,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81.5%、比十年前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提高74.7个百分点,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48.9%、比十年前提高41.0个百分点,73.7%的村有卫生室,43.1%的村有执业(助理)医师。


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年砥砺奋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农业农村不断实现跨越式飞跃,“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享受到了日新月异发展所结下的丰硕成果。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做出的高瞻远瞩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实践,勾画了新时代“三农”发展蓝图。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