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信息
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
信息发布时间:2018-5-3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随着全市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及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我市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购销两旺,亮点纷呈,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位列全省第十位,创近年来最好开局。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03亿元,增长9.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分别低0.3个、0.3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差距较同期分别收窄2.4个、2.1个百分点。另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我市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见图1)。

图1.济宁与全国全省零售额增速对比图

(一)批发零售业提速“给力”,住宿餐饮业加速回暖。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5.44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较同期提升9.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额增长4.3%,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0.0%。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52亿元,增长8.3%,增幅较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零售额增长5.9%,餐饮业零售额增长8.7%(见图2)。

图2.批零、住餐行业零售额增速与同期对比图

(二)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乡村发展快于城镇。一季度,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06.11亿元,增长9.4%,增速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1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1.91亿元,增长10.6%,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个百分点(见图3)。

图3.城镇与乡村市场零售额占比图

(三)商品零售增速加快,餐饮收入稳健向好。一季度,全市商品零售额473.52亿元,增长9.4%,增速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餐饮收入额74.51亿元,增长12.2%,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个百分点。

(四)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固,品质消费渐成时尚。一季度适逢春节,节假日效应明显,各路商家多样化营销,刺激了全市消费品市场。从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统计的22类商品看,仅有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2类商品零售额下滑,其余20类商品零售额较上年均有增长;其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用、住类商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汽车类商品升温明显,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2.7个百分点;另外,我市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品质消费渐成时尚(见表1)。

表1.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表

商品分类

1-3

绝对量(亿元)

同比增长(%)

粮油、食品类

13.68

3.2

饮料类

2.97

8.7

烟酒类

5.02

2.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3.49

2.1

化妆品类

1.41

3.2

日用品类

4.88

9.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12.77

-3.1

中西药品类

3.90

14.0

文化办公用品类

5.59

28.9

家具类

3.62

7.5

煤炭及制品类

6.20

0.9

石油及制品类

14.87

1.8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7.21

19.3

汽车类

40.17

10.7

(五)网络零售增势不减,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31.8%,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从全市限额以上零售法人企业按零售业态分布情况看,无店铺零售增长13.7%,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16.9%。

二、消费品市场仍需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

(一)限上支撑力不强,限上占比下滑明显。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作为消费品市场增长主体,是反映一个地区消费品市场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一季度,我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2.99亿元,增长6.3%,低于全市零售额增速3.2个百分点,限上占比仅为27.9%,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且低于全省3.1个百分点。

(二)县市区发展不均衡,网上零售额差异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五个县,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八个县,各县区之间增速最大差距为4.7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扩大0.69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方面,嘉祥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420.8万元,其余县区均不足千万元(见表2)。

表2.分县区社零额及网上零售额完成情况

县市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限上网络零售额

总量(亿元)

增速(%)

商品零售额(万元)

餐饮收入(万元)

济宁市

548.0

9.50

5154.5

86.8

金乡县

31.1

12.00

732


梁山县

29.0

11.60

5.2


汶上县

30.8

10.40

394.5


兖州区

62.4

10.22

43.7


邹城市

75.4

10.10

823.5


济宁高新区

56.8

9.45

565.9

35.4

嘉祥县

34.5

9.40

1420.8


鱼台县

25.5

9.39

162.9


任城区

94.2

9.12

506.9

20.7

曲阜市

58.2

9.10

300.9

3.2

泗水县

24.8

8.99

198.2


微山县

31.0

8.46


15.0

太白湖新区

0.4

7.21


12.5

(三)大型电商企业少,互联网消费规模小。虽然近年来我市“互联网+零售”发展较快,但体量偏小,缺乏龙头电商企业示范引领,尚未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链清晰、服务体系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一季度我市限额以上企业共有33家企业有网上零售业务,仅实现网上零售额5154.5万元,占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为0.35%。

(四)财务成本明显上升,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由于物价水平不断提高,原材料、商铺租金、人工成本上升,商贸企业日常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赢利能力下降,给消费市场发展带来诸多压力。一季度,我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各项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三项费用)累计同比增长4.9%,平均资产负债率64.2%,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经营风险压力加大。

三、促进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培育限上商贸企业,壮大限上商贸企业规模。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的强力支撑,增大限额以上市场消费体量已刻不容缓,各县市区必须尽早谋划,强化部门合作,对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法人,以及工业企业中附营有销售业务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上限、近限企业跟踪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保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工、用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发展壮大。

  (二)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支付能力,消费能否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状况。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始终把就业问题放在首位,让居民有能力消费。二是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改善心理预期,增强消费意愿。三是要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消费者构建安全放心、健康诚信的市场消费环境,提振消费者信心。

   (三)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企业线上线下融合。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以网上零售、O2O营销、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旅游、城市商业综合体等为代表的新型商业业态正蓬勃发展,要鼓励传统零售企业积极实施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以打造龙头企业不断突破散、小、弱的瓶颈,继续完善物流运输配套设施,积极引进优质电商企业入驻。

    (四)加强对实体商贸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一是加强对商业地产开发的总量预警与协调,避免涌入式无序开发,减少同质化竞争;二是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服务意识,完善和优化政府职能发挥,在企划活动、广告宣传、门店形象等方面的管理和审批上,提高效率;三是优化和完善核心商贸区商业规划,解决核心商贸区交通拥堵,同时在实施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改造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涉及商户的施工影响;四是在税收优惠的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扩大规模、增加连锁门店的商贸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