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信息
一季度全市经济平稳开局
信息发布时间:2025-4-27 信息来源:济宁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头号工程”,着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增量因素和积极变化增多,为全市持续向好奠定了较好基础。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9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23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19亿元,增长6.9%。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5亿元,同比增长4.2%,较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9.1万吨、增长3.9%;牛、禽出栏同比分别增长1.1%、31.4%,带动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6.2%;水产品产量29536吨、增长5.1%,其中虾蟹类产量1032吨、增长49.7%。

二、工业生产小幅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1—2月加快1.1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7%、较1—2月提高2.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10.7%、提高0.2个百分点,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增长1.6%、提高2.2个百分点。从增长面看,38个工业大类中29个实现增长,增长面76.3%,较1—2月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2个行业增速实现由负转正。重点领域保持较好增长势头,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1%、消费品制造业增长11.3%,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1—2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1%,较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十个行业门类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较快,分别增长26.1%、19.4%、16.3%。

四、消费市场稳中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3.8亿元,同比增长7%,较1—2月加快0.9个百分点。22类商品类别中21类实现增长、增长面95.5%。在消费政策加力扩围发力显效带动下,节能家电、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分别增长60.9%、37.4%、33.9%。同时,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实现282.5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229.7亿元、增长13.9%,进口52.8亿元、增长13.2%。实际使用外资4亿美元,同比增长2.4%。

五、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较1—2月加快0.8个百分点。从三产投向看,一产、二产投资分别增长16.9%、19.8%,三产投资下降5.2%。从重点行业看,工业投资支撑较好,同比增长19.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7.4个百分点,分别较1—2月提高1.6个、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9%,提高3.1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5亿元,同比增长2.3%,较1—2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5亿元,同比增长6.8%,较1—2月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民生领域支出169.3亿元,增长3.4%。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577.1亿元,同比增长12.9%,较年初增长7.6%;本外币贷款余额8765.8亿元,同比增长12.4%、比2月末加快1.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长6.5%。

七、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2.0%,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8%,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下降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0%。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主要指标增势平稳、稳中有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外部环境趋紧、传统行业承压等问题还需关注。全市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紧紧盯牢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帮扶培育,加大综合施策力度,不断激发消费潜力,努力形成更多增量、补齐短板不足,切实巩固增长优势,全力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平稳回升,为全年任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打印〗 〖关闭窗口〗